曾經是國人寄予厚望、也以「台灣之光」進軍國際和中國的LUXGEN,目前只剩下台灣市場,2021年六月單月銷售更只剩下101輛,原本被各界寄予厚望翻轉頹勢的高性能MBU,如今可能會變成一場「永遠都不會實現的夢」!

完全由前NISSAN GT-R之父水野和敏主導、華創車電傾全力研發設計、英國COSWORTH操刀調校動力的MBU,在LUXGEN的規劃下不僅是重塑品牌大作,其底盤平台更是新世代車款的基礎,然而在高層錯誤決策與錯估情勢,以及品質出現問題等多重因素下,LUXGEN陸續從俄羅斯、中國市場撤退不說,在台灣的銷售狀況更是每況愈下,開發成本高與產品規劃路線雜亂等都讓經營陷入危機,直到URX的問世才稍稍緩解。原本MBU被視為「中興」品牌的力作,甚至2019年台北車展更以概念車(基本上已經是量產試作車)讓眾人相當期待,不過MBU在種種因素下只有殘念收場。

目前傳出MBU不會問世的消息其實一點也不意外,原本在鴻海接收華創車電、並以鴻華重新出發之際,MBU一度有機會浮上檯面,然而MBU算是多年前的設計,無論造型與設計、動力都不符合現有的規範與標準,如果重新開模設計幾乎是要打掉重練,且還要投入更多的資金,無論是LUXGEN、鴻海、鴻華、裕隆當然沒有人願意對這「不可預期」的產品投入更多資金(尤其MBU是屬於鴻海資產);再者據傳零組件供應商對於LUXGEN所提出的數量有所意見(可能是生產數量與成本的落差大),在諸多因素下使得MBU「被消失」,並將賭注全擺在2024年的MIH電動SUV上。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到2024年,LUXGEN必須以URX與U6撐大局。

其實以LUXGEN目前的住況來看,最佳的經營方式就是從售後服務與品牌再建下手,在兩三年內沒有全新車款、電動車必須等到2024年才有機會問世,除了推出URX或者U6的小改款、特仕車外,應先鞏固先前既有的顧客群,以更優惠的維修服務機制、與顧客車主更多的互動為優先,從而提升車輛本身的品質,如此才能度過長達三年、沒有MBU的空窗期。

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