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還記得約莫我兩三歲、1972年左右(距今已經50多年啦!),住家附近的車子屈指可數,除了祖父向美軍購買的BUICK Electra,隔壁的賓士,就是一家公司老闆的第四代TOYOTA Crown,這也是我對Crown的最早印象,日後陸續接觸到多代Crown,直覺就是TOYOTA品牌下的大當家(Century不算),然而發展到第16代卻走不同的路線,我心目中的皇冠似乎也跟著幻滅…。


向來給人高級感的Crown,從外觀造型、內裝鋪陳、用料配備都是一等一的好,整體給人置身在豪華的氛圍中;但隨著新世代消費者與3C產品的崛起,美學與實用性的需求已完全不同,第16代Crown算是只保留車名但卻是全新的產品,流線的身形似乎為了電動化做準備,捨棄大型水箱護罩已經沒有豪華感可言,卻賦予些許跑格和科技味,無怪乎在試駕過程的路途上總會吸引不少人注意。





簡單到不行的內裝鋪陳我是沒什麼意見,畢竟現在的汽車設計都是走這般路線,慶幸的是依舊保留空調的實體鍵,直覺性的操作減少危險性;中控台上的12.3吋觸控螢幕、12.3吋儀表、多功能方向盤、鞍座上駕駛模式選擇鍵等 但質感與用料卻無法和過往的前輩相比,塑膠感太過強烈會讓人懷疑到底發生什麼事。空間是Crown的一大優勢,前後座從縱向、橫向到高度都讓人滿意,行李廂容量也不惶多讓,但礙於斜背關係開口略小取放行李物品稍微卡些,但可輕鬆擺入兩組高爾夫球具也算佛心來的。


2.5L Hybrid的心臟由來已久,台灣不少車型包含LEXUS在內都採用這具動力,也就是直四2,487c.c.自然進氣引擎和馬達的組合,186hp/22.5kgm的內燃機心臟加上馬達輸出後,222hp的綜效馬力要拖動1,720kg車身還算輕快,想要像迅猛龍那般肯定會令你失望,因為這是經濟導向的訴求,如果要性能就只有直上2.4L渦輪油電,只是尚無機會體驗因此還不知結果如何,但肯定擁有更多的樂趣。過往的Crown都是FR設定,這回卻變成FF就實在難以接受,放眼TOYOTA集團旗下Camry、LEXUS ES與Crown都是相同驅動模式,對!開起來就和其他兩款車大同小異,只差在足蹬19吋的大輪圈。


長度達4,980mm的車身與2,850mm軸距,開在路上已經算是龐然大物,距地高270mm換來更好的視野,畢竟這是跨界定位而非傳統房車;長達5.9公尺的最小迴轉半徑真的不利於操控靈活性,就連迴轉也會變得更卡,但有一好就沒有兩好,想要更寬敞舒適的空間就必須有所犧牲。至於靜肅性還在水準之列,而路感清晰不愧為TNGA底盤,至少比起FR的老前輩們業來得好些。

說實在Crown發展至今已經進入第16世代,和2022年停產的第15代相比從定位、機械結構到設計風格已經完全不同,而這樣改變似乎也註定會失去老一輩的喝采,相對地卻能贏來新一代消費者的擁抱,畢竟新世代對於Crown是沒有任何感覺,充其量就是一款在台灣販售的新車,所以能不能接受是見仁見智,至少第16代Crown絕對不是賣給觀念保守又愛豪華氣派的人,如果是對皇冠具有情懷那就直接入手不囉嗦。